一起备考网 高考志愿填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命题。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杜威 D.赫尔巴特

1.【答案】C。解析:杜威提出来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重组或改造。

2.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2.【答案】B。解析: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又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3.个体身心发展经历两个高速发展期,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体差异性 D.连续性

3.【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的特点。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间接性 D.长期性

4.【答案】B。解析: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5.《学记》中的“君子之教,喻也”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答案】A。解析:《学记》中“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诱导。故本题选择A。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复习 D.考试

6.【答案】B。解析: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中心环节是上课。

7.课程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类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7.【答案】B。解析: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8.新课程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仅设置分科课程 D.仅设置主干课程

8.【答案】A。解析:新课程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加综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9.教育不应该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 )教育理念。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前三者兼有

9.【答案】C。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10.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为(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持续性评价

10.【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1.【】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

(3)言语说服。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4)情绪的唤起。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起备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xiew360.com/41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