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备考网 历史趣闻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明万历十年,耶稣会教团前往中国,在东土传教。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里,意大利人利玛窦神父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直至万历三十八年病故于北京。利玛窦神父留有一部《中国札记》,这部著作向我们展现了外国人眼中的晚明,是史学界研究明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在《中国札记》中,多次提到了明朝的饮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晚明的“饭局”是怎样的。 经过近三十年的观察,利玛窦发现明朝人的“饭局”非常考究,从送请帖到宴后送客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第一步:递送请帖

在宴客之前,主人必须要准备请帖。其实不止是请客吃饭的主人,赴宴者也要准备“拜帖”。

通常理来说,请帖和拜帖的规格差不多,大约有半个手掌的宽度,呈长方形,帖子内部为白纸,封皮则是两英寸宽的红纸。主人的地位越高,请帖中主人的姓名写得越大。同样的,若宾客的身份高贵,拜帖中宾客的姓名也会写得很大。通常来说,一些地位尊贵的主宾,他们姓名的每个字都有一英寸大小。在主人准备的小册子中,一些尊贵客人的名字,会占据整整一页纸。

那么,为何会有些宾客的姓名会占如此大的篇幅呢?

因为明朝人的请帖和拜帖中,除了要写上主客的姓名以外,还要加上主客的名衔、官职等。除此之外,请帖的发放顺序是有规矩的,地位越是尊贵的客人,发放的顺序越靠前。在请帖之中,除了主人的签名之外,还有一些客套的短句,委婉地表示已准备好酒菜,并约定在某个日子和时间一起进餐。

不同于现代人送请帖,明朝人送请帖要送足三次:

在预订日期的前几天,主人便会打发下人去送第一份请帖;

在预定日期当天早上,主人会发放第二份请帖,从规格来看第二份请帖比第一份简单得多,目的就是提醒客人注意赴宴时间;

在宴会开席之前,主人会发放第三次请帖。

当然,第三次请帖只是为了让下人在半路上迎接宾客而已,借此体现出主人的热情。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第二步:迎客喝茶

客人抵达宴会地点后,会先与主人寒暄一番。不过,在寒暄之后,客人并不第一时间入席,而是来到前厅喝茶,在小坐之后等待全部宾客抵达,这时才会落座。赴宴的顺序也是比较严格的,地位越高的人,赴宴的时间越晚。

利玛窦观察到,参加宴席的宾主之间,最常用“作揖”的礼节。在作揖的过程中,宾主弯腰低头,将两只手合拢到一起,将双手藏在袍服中。作揖之后,宾主会不约而同地抬起手臂,再向对方道一句“请,请。”

当然,在地位不同的宾主之间,“作揖”礼并不适用。在一些正式场合,晚辈或下属会向长辈或上级行跪拜礼。第一次跪拜之后,晚辈或下属会鞠躬行礼,然后将这一过程重复三次,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格外尊敬。

主人通常会在宴会之前,安排下人在前厅,摆好装饰华丽的桌子,按预订客人的数量摆好杯子和碟子。在杯子和碟子里,分别盛放着茶水和切好的甜果,作为佐茶的点心。根据客人地位的不同,下人敬茶也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通常来说,下人会先给贵宾奉茶,然后再按地位尊卑依次给其他客人上茶,最后才会给主人上茶。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第三步:宾主落座

用茶之后,主人会先来到餐厅,然后用酒进行祭天。在这项仪式结束后,主人会邀请所有宾客前往餐厅落座。主人将客人迎来后,两人一起来到桌前,主人安排客人站在指定的位置。随后,主人会捧着盛放着碗碟的盘子,并从下人那里取过筷子,将碗筷端给客人。

这还不算完,主人还要亲自取过一把椅子,用袖子掸去椅子上的灰尘,最后,主人安排客人落座。安排好一位客人后,主人会返回前厅,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每个客人都落座。客人的座位非常有讲究,最尊贵的客人会坐在正位,地位稍低的客人会坐在主位的右侧,地位再次的客人坐在主位的左侧,以此类推。

所有客人都落座后,主人会取来酒杯,并吩咐仆人为每个到场的客人斟酒。此时,主宾都会起身,相互行鞠躬礼。通常来说,主人的座位在餐厅的下首,所以主人背向大门和南侧,面对着主客的席位。一般情况下,被安排到主位的客人通常会起身与主人客套一番,文雅地重复作揖的动作,推辞坐在主位上的资格。在所有礼节结束后,落座仪式才算结束。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第四步:饮宴开始

在宴会之上,每个客人都不得动筷,需在大家都喝下第一杯酒后,才能开始吃菜。在喝第一杯酒之前,主人会双手举起酒杯,邀在座的所有人共饮。在第一杯酒喝下后,厨房准备好的菜肴会一道接一道地端上餐桌。利玛窦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人的餐桌礼仪中,筷子起到了协调的作用。在用餐之前,主人会用筷子进行一套简单的“仪式”,所有客人都会照着主人的样子,将筷子慢慢举起再落下,夹一筷子面前的菜肴,然后缓慢品尝。用餐开始之后,每个客人都会紧盯主人的动作,每当主人将筷子放回桌面,客人也会照做。通常来说,这一动作就是给下人的信号,下人见大家将筷子放回桌面后,会用酒壶逐一将主客的酒杯倒满。因为这一过程比较繁琐,所以中国人的宴会持续时间极长,通常会进行一整个晚上,直到次日清晨。在明朝人的饮宴中,每个人喝的酒远比吃的菜更多。在用餐的过程中,主客会谈论一些轻松欢快的话题他,或是观赏感兴趣的节目演出。

有时,主人会邀请一些歌姬或乐工进行表演,这些表演者都是专门服务于各大饮宴的专业人员。主人虽不会给表演者下请帖,但表演者们仍热衷于参加各大宴会,因为他们可以得到颇为丰厚的赏钱。规模较大的饮宴中,主人一般都会雇佣戏班进行表演。觥筹交错之间,客人们一边吃喝一边看演出,十分惬意。宴会持续的时间很长,每次都要持续十几个小时,戏班的演出也非常卖力,往往一出下台令一出便会登场,一直持续到饮宴结束。在一些高官和富翁的家中,还养了一群专业的演职人员,例如大太监马堂的家里,除了戏班之外,还有一群擅长变戏法杂耍的艺人。除了看表演调节气氛之外,宴会现场的主宾还会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输了游戏的人要被罚酒,未被罚酒的人则会喝彩鼓掌。宴会即将结束时,下人会为每个客人换上崭新的酒杯,这是主人的一种友好的表达,意为请宾客再喝一轮。当然,识趣的客人会婉拒主人的美意,准备离席。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第五步:离席散场

在描述明朝人的饮宴时,利玛窦并没有说起宴会结束时的礼仪。不过,利玛窦在书前讲述明朝人的待客礼仪时,详细地讲到了中国人的送客礼节。散席之后,主人会将客人送到大门口,然后主客之间再次寒暄,鞠躬行礼。

客人上马或乘轿离开时,主人要在目睹客人上马或坐在轿中后才会返回餐厅。对每个客人,主人都会重复同一动作,直至将所有客人全部送走。最后,主人还会安排下人逐一追赶客人,以自己的名义向他们进行道别,而客人也会通过下人向主人回礼。

中国人的“饭局”非常讲究,连外国人见了都佩服不已

在中国人的饭局中,利玛窦发现了中国宴会与西方宴会的不同之处:

明朝人的宴会是为了探讨某一重要问题而进行的,因此中国人的宴会并不是以吃喝为目的,主宾的吃相非常节制。在中国人的宴会中,主宾都不会尽情享用美食美酒,所以在宴会进行之前,他们往往会事先吃饱饭。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客人,往往会在一天之内参加七八个饭局,这才不至于怠慢了朋友们。

在宴会的时间上,中国宴会与西方宴会的区别也比较大。欧洲宴会的持续时间不长,明朝人的宴会则要持续十几个小时。利玛窦认为,明朝人的宴会之所以会持续较长时间,是因为主宾要在饭局中探讨重大问题,探讨这些问题要消耗大量时间。其次,中国人将宴会与娱乐结合在一起,主宾会享受宴会上的演出及游戏。

中国人信奉儒学思想,所以在宴会之中处处体现着古代礼制。根据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的观点,中国人对酒是比较节制的。因此,在明朝人的宴会中,极少会出现喝得酩酊大醉的主宾。虽然下人将主宾的酒杯倒满,但宴会上的所有人都不会要求别人喝过量,适可而止。时至今日,醉酒仍被宴会的主宾视作一种丢脸的行为。

参考资料:

【《中国札记》、《中国饭桌礼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起备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xiew360.com/632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