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而言,戒指不仅是戴在手上的装饰物,更是不渝的爱情的象征。不论男女,皆可佩戴这种饰品。戒指材料五花八门,从钻石、玉石、塑料、木、骨乃至最普遍的金属,各式各样的戒指应有尽有。
很多朋友认为,戒指是一种舶来品,实则不然。
笔者认为戒指在我国历史更久,虽然,目前戒指的发源地尚存争议,但我国的戒指起码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相比于“戒指”二字,英文“Ring”这个单词就比较空洞了。“戒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戒律的象征。在封建史上,皇帝的后宫莺燕成群,从有名分的七十二嫔妃到无名分的宫女,皇帝可自由挑选临幸对象。不过,后宫佳丽每个月难免有几天不适合被宠幸,这该怎么办呢?来了月事的女人会佩戴戒指,用这种信号来表示自己不便接受恩宠。
从历代文献中不难看出,秦汉时期,戒指已经普及千家万户,流行于妇女之间。到了东汉时期,戒指已经被赋予了定情的神圣作用。三国时期的青年男女,便有相互交换指环定情的习俗。到了唐朝,互换戒指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定情环节,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戒指”一词出现很晚,秦汉乃至宋元,古人都不会使用“戒指”这一说法。
《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中指出,“戒指”这种说法是明朝之后出现的。结合历史文献来看,《三才图会》似乎是我国史料中首次提到“戒指”的著作:“后汉孙程十九人立顺帝有功,各赐金钏指环即今之戒指也。”从这句话中的“今之戒指”可见,“戒指”这种说法是后来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古人一直佩戴着“戒指”,但却并不知“戒指”之名。
不过在史料之外,其他著作中出现“戒指”的时间却更早。
例如,元人关汉卿撰写的剧本《望江亭中秋切》第三折有句台词:“这个是金牌?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再有什么?”只是不知这句唱词中的“戒指”是不是我们理解的戒指。
此外,《永乐大典》中还收录了一部朝鲜人撰写的汉语教科书,名为《朴通事谚解》,其中亦提到了“戒指”的说法:“少赎,二十两也不够,我典一个房子里,我再把一副头面,一个七宝金儿,一对耳坠儿,一对窟嵌的金戒指儿,这六件儿当的五十两银子,共有二百两银子,典一个大宅子。”《朴通事谚解》成书于元朝,由此可见“戒指”这种说法早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戒指”一词出现的具体时期未知,尚有待考证。
西方国家首个将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是奥地利的国王麦士米尼。
1477年,麦士米尼邂逅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玛丽公主。麦士米尼对玛丽公主一见倾心,被她雍容高贵的气质和绝世的容貌迷得无法自拔。不过,当时玛丽公主已与人订婚,她的未婚夫是法国王储。
麦士米尼不甘心,他不想错过这样一桩姻缘。为了从法国王储的身边夺走心上人,麦士米尼派人找到了一颗硕大无朋的钻石,并用这枚钻石打造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钻戒,将这枚戒指作为礼物送给玛丽公主,借此表达自己的爱意。
玛丽公主见到这枚做工精细、闪耀夺目的钻戒后,她立即被麦士米尼感动,取消了与法国王储的婚约,嫁给了奥地利国王麦士米尼。受这件事的影响,许多小伙子在求婚时都会准备钻戒作为订婚信物,这种风俗迅速风靡欧洲,延续至今。
关于戒指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古罗马王族将印章做成指环戴在手指上,久而久之这种戴在手指上的印章就成了戒指。由此可见,戒指在古代不仅有爱情的象征,还有权力的象征。
自十四世纪开始,戒指风靡欧洲大陆,西方女性普遍爱上了这种美观的饰物。将戒指戴在哪个手指上,也是有规矩的,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佩戴在食指上表示渴望婚姻,佩戴在中指上表示恋爱进行时,佩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名花有主,佩戴在小指上表示目前是单身贵族。显然,这与我国普遍流行的“生死订结离”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此外,在外国不论男女,戒指都要佩戴在左手上,在我国则有“男左女右”的戴法。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服饰风俗》、《望江亭中秋切》、《朴通事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