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孔子并不是鲁国人。
根据史料的记载,孔子的祖先是宋襄公,宋襄公的八世孙孔防叔受到当朝大夫的迫害,被迫出走鲁国,在此地定居。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成年后,成了鲁国的士大夫,后与孔子的母亲颜氏野合。由此可见,孔子并非嫡出,他只是叔梁纥的私生子。
叔梁纥在孔子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其母颜氏将其一手带大,母子二人的生活虽不富足,但也算殷实。单亲家庭出身的孔子格外孝顺,懂事听话,时刻勉励自己苦读。据说,孔子曾师从苌弘学习乐,与老聃探讨礼,向师襄探讨琴技。
公元前522年,孔子过了而立之年,经二十余年苦读后,有了立学的资本,创办了独树一帜的学派。因孔子的知识面极广,又推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当时孔子的学府得到民众的广泛拥护。
公元前517年,孔子随鲁昭公来到齐国,成为贵族高昭子的幕僚。第二年,齐景公与孔子就齐国政事进行了一番探讨,齐景公认为孔子眼界不凡,学识渊博,决定留用孔子。虽说孔子就此步入仕途,但他的从政之路却比其他士大夫更加波折。
因为孔子有比从政更伟大的理想,所以他在齐国盘桓了一段时间后便请辞了。后由于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在五十二岁的高龄仍被鲁昭公提拔为司空。齐鲁交战期间,孔子在齐景公面前以礼教说服齐景公,保住了鲁国的国格,并说服齐景公将夺取的三座城池归还给鲁国。不过,后来孔子提出的“堕三都”、“抑三桓”等政治主张并未受到重视,此后孔子终生不遇。
齐景公是孔子效忠的第一位国君,两人也曾有过一段君臣相遇相知的佳话,可惜孔子志不在此,所以他在齐国的仕途非常短暂。早年孔子热衷于政治,在抵达齐国后,多次求见齐景公,与其探讨政事。齐景公觉得,孔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将孔子留用于齐国。齐景公将廪丘邑划了出来,打算将这块封地赐给孔子,以示供养。
不过,孔子却婉拒了齐景公的美意。《论语》中是这样记载的:“孔子拜见了齐景公,齐景公打算将廪丘作为孔子的供养之地。然而,孔子却婉拒了齐景公的赏赐。孔门弟子皆不知老师为何拒绝这番美意,孔子答道:‘我听说君子只有在建功时才能得到赏赐。’此后没过多久,孔子便向齐景公请辞了。”
从这件事里我们能看出,其实孔子原本能在齐国大有作为,为何他要离开齐国呢?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孔子的志向与名利无关,他虽然热衷于政治,但却不喜欢将政治与名利牵扯在一起。另一方面,孔子的人生目标是让自己的学说在全国开花,在齐国立业会让他早早地固定自身,对他本人而言这是一种桎梏。孔子所追求的,是思想境界上的提高,所以他才会甘心放弃名利,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一箪食,一瓢饮,孔子的物质追求仅此而已。时至今日,这个执着到有些顽固的老人家,已经融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先贤,他的后人又过得怎样呢?
时至今日,孔氏已成为庞大的家族,目前孔氏经经两千五百年发展,孔子的直系子孙已传至八十三代,每一代都被记录到族谱中。在孔子的子孙中,较有名的是孔子第十代孙孔藂,此人早年曾追随刘邦起义,战功赫赫,官拜左司马。高祖五年,孔藂战胜了楚军,奠定了汉统基础,是大汉王朝的开国栋梁。
孔子第十四代孙孔光,自幼与父亲住在长安,精通经史,于弱冠之年入仕,被任命为议郎,年少成名的孔光仕途顺利,后举方正官拜谏议大夫。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孔融,活跃于三国时期,身为“建安七子”的孔融还为后世留下“孔融让梨”的典故,几乎每个中国儿童都受过这个故事的启蒙。
自东周群雄割据的乱世至当今的太平盛世,孔子的子孙历经历史变迁,孔氏家族就像是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在历史的长河中砥砺前行。现今的孔氏子弟已不再像祖先一样以游学为己任,但他们仍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参考资料: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家语》、《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