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备考网 历史趣闻 没有了诗化的“风月场”,不论多么专业,都与肮脏的猪圈别无二致

没有了诗化的“风月场”,不论多么专业,都与肮脏的猪圈别无二致

晚唐以后,“青楼文化”愈发盛行,市面上的艳浮之作层出不穷。一时之间,不仅妓女的精神格调上升了,就连妓女的身体也被诗化。例如,当时有一首诗,讲的就是在妓女大腿上写字的风流韵事:

“慈恩塔下亲泥壁,滑腻光滑玉不如。

何事博陵崔四十,金陵腿上逞欧书。”

在许多国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不少外国的作者也有此类“闲情雅致”,从年代来看,估计外国人的怪癖是从唐朝文人嫖客处学去的。

在唐朝,还有一篇名字颇具玄幻色彩的小说《游仙窟》,不过这部作品讲的绝不是什么玄幻故事,而是青楼里的风花雪月。所谓“仙窟”,说的就是唐朝的窑子。

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呢?

一是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喜欢美化风流韵事;

二是风月场的确能让人体验到神仙的感觉。

所以,在古代时常有三两好友凑到一块,相互道“游仙”,说白了就是相约一块去嫖娼。这种行为,有点像是外国人称自己要洗手,实际上却是去方便一样。

在《游仙窟》中,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讲述主人公是如何来到“仙窟”,又受到“仙女”们怎样的盛情款待,并使用各种香艳的修辞方式描述主人公与两名“仙女”之间的韵事。哪怕是露骨的激情戏,作者也写得艳而不俗,极力诗化。最后即将离开仙窟时,作者表达了无限的伤感,甚至发出“人生聚散,知复如何”的喟叹。

到了宋朝,词这种文学形势赋予了“青楼文化”第二春。说起来,相比于唐诗,宋词与“青楼文化”更加贴切。若没了“青楼文化”,唐诗并不会受到影响,宋词却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只剩几名“豪放派”的大汉,手持铁铮琵琶,嚎着“大江东去”的调子。有文化的听来,知道这是宋词,让大老粗一听,还以为要卖大力丸呢。

随便翻翻宋人留下的词作,你便会发现“青楼文学”比比皆是,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进行摘录,反正信手拈来就是一篇香艳的青楼词。

可以说,词这种文学形式非常适合风月,像极了现在的通俗歌曲,唱来唱去总是爱情那点事。所以,相比于诗句,词的感受更加真实,更加通俗,非常细腻地描写出嫖客与妓女之间的心理。但也正是因为过于通俗,理想的成分缺失,很难表现出“仙窟”的意境。

就像柳永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样,让人听来仿佛置身温柔乡,只想要浅酌一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宋词?也许就是因为宋词能更直观地表达出人类的情感。在宋词之中的“青楼文学”,将妓女衬托得温馨可人,令人欲罢不能。

到了元朝,文人们被贬低成下九流,其地位与妓女不遑多让。所以,元朝的“青楼文化”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分支:

一种是将青楼当作污秽不堪的淫乱场所,借此抒发自己无处宣泄的心情;

二是表达出青楼存在的阴暗面,将妓女们的不幸公诸于众,从中寄托自己惨淡的命运。

大戏曲家关汉卿,塑造了一系列妓女形象,给人一种“青楼如战场”的感觉,让观者体会到风月场所中勾心斗角的氛围。当然,关汉卿作品的结局多是完美的,毕竟中国人在最悲惨的境遇下,仍对美好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求。

到了明朝这一“资本主义萌芽期”,青楼中出现了不少“暴发户”。如此一来,明朝的“青楼文化”中多了不少铜臭气。像《杜十娘》、《卖油郎》、《金瓶梅》等故事,虽然接地气,但未免太过粗俗。可以说,明朝的“青楼文化”颇具现实主义,很符合明朝商品经济的特色。

到了清朝,“青楼文化”像家常便饭一样,出现在文人圈中。除了《桃花扇》等延续历史继续美化青楼的作品之外,大量关于青楼生活的小说应运而生。此时的“青楼文化”雅俗共赏,但其中的诗味却已逐渐淡化。

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九尾龟》、《海上繁花梦》等刊物的出版,“青楼文化”彻底衰败。直至此时,文人心目中的“青楼之梦”被打破,会吟诗作对、琴棋书画的风尘女子消失了。没有了诗化的风月场,不论多么专业化,都与肮脏的猪圈别无二致。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的“青楼文化”》、《游仙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起备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xiew360.com/6459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