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开放,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不愿受到婚姻的束缚,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婚族”。对于父母来说,这些“剩男剩女”无疑让他们无比头痛。 从数据上来看,宋朝人似乎面临与现代人相同的“剩女”问题。
难道是因为宋朝的姑娘长相寒碜,没有人喜欢?
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宋人对嫁妆的要求过高,寻常人家根本无法负担天价嫁妆。相比于宋朝人,现代人幸福得多。现在的绝大多数“剩女”,不出嫁的原因都不是因为家里筹办不起嫁妆。
那么,宋朝人嫁女,要准备多少嫁妆呢?
我们且来举三个直观的例子: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能臣,他的仕途很顺利,有颇多积累。范仲淹发迹以后,不忘早年关照过自己的族人,将范氏全族都养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范氏族长。在当时,范家不论是谁办红白喜事,范仲淹都会慷慨解囊,出钱资助。
由于范氏是个大家庭,府上的家庭成员非常多,为了做到不偏不倚,身为族长的范仲淹立下这样的规矩:族里的男丁娶妻,范仲淹会资助二十贯钱的彩礼;族里的女子出嫁,范仲淹会资助三十贯钱的嫁妆。显然,给女子采办的嫁妆远比男丁出的彩礼贵重得多。
我们知道,宋朝时期的“贯”相当于一千文钱,范仲淹立下这个规矩的时候,一贯钱能买到二十石大米。在宋朝时期,一石大米相当于现在的六十五升,跟现在市面上一百斤一袋大米的重量差不多。折算下来,当时用一文钱能买到一公斤大米,一贯钱能买一吨大米。按照当今的市价来看,一吨大米约折合人民币四千元。
有了现代购买力作为标准,我们也就能衡量出宋朝时期的“贯”价值约为四千元人民币。二十贯相当于八万人民币,三十贯相当于十二万人民币。由此可见,范仲淹是非常慷慨的,每个族人结婚他都会筹备一大笔钱。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能看出宋朝嫁女绝非易事,嫁妆动辄十万元,普通老百姓根本无力承担。
范仲淹是高官,积累颇丰,几十贯钱对于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说起来范家的女子根本不愁嫁。相比于范仲淹,同样是名人的苏辙就有些惨了。按理说苏辙官运亨通,根本没理由缺女儿的嫁妆钱,不过为了给女儿筹措嫁妆,苏辙仍被扒了半层皮。宋徽宗年间,苏辙为了嫁女,卖掉了他早年在河南新乡买的一块田地,凑了九千四百贯,当做女儿的嫁妆。
当然,苏辙所处的时期铜钱的购买力大不如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当时的一贯相当于现在的三百元人民币,折算下来约合二百八十万元人民币。苏辙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破家嫁女。”很难想象,官拜宰相的苏辙,竟在嫁女问题上如此犯难,为了筹办女儿的嫁妆,苏辙险些破产。
同样生活在宋朝的县官袁采对嫁女问题同样有发言权,袁采在职期间,处理过不少关于婚姻的民事纠纷。袁采称,一个普通人家,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底,必须得在女儿年幼时就开始攒钱,提前为嫁女做出准备。
换言之,当时的老百姓必须早点存钱,否则等到女儿出阁时,就会发现嫁妆不够,置办不起像样的嫁妆,只能变卖家产凑钱。不过,袁采并没有说要在儿子年幼时开始攒钱,提前给儿子准备彩礼。由此可见,与嫁女相比,儿子娶妻根本不会给家庭造成如此巨大的财务负担。
作为一名置身事外的后来人,我们能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宋朝的嫁女问题。范仲淹非常有钱,他给族人制定的嫁娶标准绝对比平民百姓高得多。更何况,就算范仲淹为族女准备了嫁妆,女孩的父母也会另添一笔,所以范氏女的实际嫁妆绝对比三十贯多。
相比之下,苏辙的家底也远非普通百姓可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凑出几百万来给女儿筹办嫁妆。更多的老百姓,苦于天价嫁妆无法嫁女。南宋初年,四川华成县做过统计,同年当地有几百名适龄女子未能出嫁。
这些女孩之所以没法嫁人,并不是因为长相问题,而是因为当地有“巴人娶妇,必责财于女氏”的规矩,普通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得起这笔嫁妆。
参考资料:
【《宋史》、《中国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