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考公、考研成为学生毕业后的首选“老三样”,虽说上岸难度都不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沦为陪跑人,但是仍旧没有打消学生的报考热情。进入体制内,相当于端上了铁饭碗,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可观,退休后还能领到丰厚的退休金。
可是不少毕业生发现,身边选择进入体制内的同学,大多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为何多数穷人家孩子不考公?背后的原因非常真实。
为何多数穷人家孩子不愿考公务员?不仅仅是因为没钱
公务员成为大多数学生求职时的风向标,只要能力够,学生很愿意一试。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普遍不选择考公务员,不单单是因为没钱。
首先填报志愿时,专业选得不对。“三分考七分报”,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毕业后有成为公务员想法的学生,多半在填报志愿时就会选择一个对考公有利的专业,增加上岸几率。
穷人家孩子的家长如果没有读过什么书,知识面窄,在报志愿上无法给出意见。学生自己又想不到考公的问题,很容易选择一个冷门专业,这样毕业后就失去了考公的优势,或者只能报考一个三不限的岗位,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受到限制。
家长没有为其铺路。考公并不是心血来潮去做的事情,而是要有深谋远虑,一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家长老早就为自家孩子铺好路,制定明确的目标,指明发展方向。
学生在大一时就会为高考工作准备,申请入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竞选学生会干部等等。
但是穷人家孩子没有人指点,就容易落下,等到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想要开始付出行动已经为时过晚。缺少日常锻炼,在公务员复试环节没有优势。
有人脉才能进入体制内?这是对体制内工作的误解。穷人家孩子会认为这一类铁饭碗工作没有人脉是进不去的,即使个人能力突出,也没有入场券。
其实不然,个人考试有胜出就有失败,全凭个人能力,公务员的笔试和复试考察学生的点不同。想要上岸,没有突出的能力是万万不可的。
时间和金钱上的压力,难以承受。考公除了上岸难之外,其实消耗的时间和金钱也很大,学生需要提前备考,并且不能保障一次上岸。
在备考阶段,金钱方面需要父母支持,对于家境贫寒的家庭来说,难以承担。但是对于家境优越的学生来说这就不是问题了,有父母全力支持,考公不会分心。
另外公务员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却不是高薪工作,保证个人温饱和生活开销没有问题,却不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这一点也是穷人家孩子的顾虑。
他们更想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尽快揽过养家的重任,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相比之下有钱人家的孩子,将公务员的工资当做零花钱,买房买车都有父母补贴,不必为此担忧。这些都是穷人家孩子不考公的原因,看似无奈,却又很现实。
出身在经济情况不佳的家庭中的学生,可以选择这几个行业。
医生。人吃五谷杂粮,生病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医生的工作性质很稳定,社会地位高,并且收入可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薪资待遇还会得到提升。值得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学生选择。
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如今人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大数据,就连人们的基本生活也离不开计算机。
如果能力强的人能成为计算机领域中的佼佼者,那么不仅能获得高薪,未来还会拥有一个不错的发展。
人工智能同样值得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悄然兴起,并且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就连北大教授都表示,未来十年很多人工会被人工智能取替,人才市场缺口大,并且有高薪的加持,是值得学生选择的一个好出路。
最后我想说,到底该不该选择考公、考编并不一定要根据家庭情况决定,而是要根据自身爱好选择。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感兴趣了才能为之付出努力,并且深入研究更有助于成功。
另外进入体制内,并非“躺平”,没有终身的铁饭碗,体制内同样存在优胜劣汰,如果学生不努力,试图混日子,那么终究会成为淘汰品。